逐光循梦,共赴成长
(洪山小学支教实习)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和对乡村孩子的拳拳爱心,我踏上了前往洪山小学的支教跟岗之路。在这一学期里,我不仅以小学数学老师的身份传授知识,更肩负起全程德育的重任,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这段经历,充满了挑战与突破、汗水与欢笑,让我对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初至洪山:梦想与现实的交汇
当我踏入洪山小学的那一刻,校园里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质朴的氛围让我深受触动,心中满是对支教生活的期待。然而,深入了解后,我发现这里的教育状况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教学设施简陋,数学教学资源匮乏,学生们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连基本的运算规则都难以掌握,学习习惯也亟待培养。同时,德育工作虽有开展,但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
面对这些现实情况,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一场充满挑战的教育之旅就此拉开帷幕。但我坚信,只要用心付出,定能为孩子们带来改变,帮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教学相长: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航道
精准把脉,因材施教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我仔细分析了学生以往的作业和考试成绩,并在课堂上密切观察他们的表现。根据这些信息,我将学生分为基础薄弱、中等水平两个层次,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从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入手,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教具、画图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知识。比如,在教授“认识图形”时,我用卡纸制作各种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比较,直观地感受不同图形的特征。同时,我为他们设计大量基础练习题,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
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我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应用,设计一些稍有难度的应用题,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学习“混合运算”时,我引入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购买多种商品的总价和找零,使他们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多元教学,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我积及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形象直观的动画、视频的手段展示出来。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播放了一段关于分蛋糕的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分数的概念。学生们被视频中的有趣内容吸引,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教授“统计”知识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统计,如统计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睡眠时间等。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分工明确,互相交流,不仅掌握了统计知识,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
组织数学竞赛和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例如,我定期举办“速算比赛”、“数学知识问答”等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教学成果与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期末考试中,班级数学平均分提高了。更令人欣慰的是,学生们对数学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从原来的畏惧、抵触,到现在的喜欢、主动探索。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在教学进度的把控上,有时会因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而导致教学进度稍显缓慢。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明确每个学生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同时,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
德育铸魂:全程育人的温暖实践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无论是按时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还是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我都以实际行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相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更好地要求学生。
学科融合,渗透德育
在数学教学中,我注重挖掘德育元素,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讲解数学历史故事时,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协作、相互帮助,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祖冲之在圆周率计算方面的卓越贡献,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在小组合作完成数学项目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德育成果与反思
通过一学期的全程德育工作,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班级中文明礼貌、互帮互助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也增强了。然而,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工作中,我也意识到自己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德育方法的创新上还有待加强,对个别问题学生的教育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德育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努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跟岗收获:成长与蜕变的足迹
这一学期的跟岗支教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在洪山小学,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与指导老师和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方法。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我不断努力,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与学生们的相处,我感受到了乡村孩子的纯真和善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老师的信任,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担当。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继续怀揣着这份爱与责任,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支教生活虽然已经结束,但我知道,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也让我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用心去付出,乡村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