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科学系开展系列讲座活动(一)

作者: 时间:2014-11-19 点击数:

为进一步拓展科学知识渠道,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生活,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激发同学们热爱科学、学习数学的兴趣,近期,数理科学系组织开展了系列讲座活动。

王洪彬老师为同学们作了题为“调和分析中的问题和应用”讲座。讲座主要简单介绍了调和分析的起源、研究对象以及发展现状、调和分析方向四位重量级的代表人物、调和分析的应用、变指标函数空间问题以及自己取得的部分成果。本次讲座通俗易懂,形象直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研究的魅力,使他们了解到高深的数学知识是如何应用到现实生活,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沙旭东老师为同学们作了题为“数学建模”讲座。讲座主要从为什么开设数学建模课、数学建模的概念和基本流程、数学建模的特点、数学建模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数学建模课程的建议等方面做了介绍。通过此次讲座,不仅开拓了同学们知识面,增强了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造、创新能力。

卢文老师为同学们作了题为“十面霾伏与应对”讲座。讲座主要从雾霾如何进入大众的视野、雾与霾的定义和区别、认识PM10和PM2.5、雾霾中污染物的成分及来源、雾霾天气形成条件及原因、雾霾天气的危害、雾霾天气的应对措施等几方面进行了讲述。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详细了解了雾霾天气,特别认识了PM2.5这种入肺颗粒物的危害,并且知道遇到这种天气如何保护自己,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要保护环境需从自身做起,人人有责,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段素芬老师为同学们作了题为“数学微文化”讲座。讲座主要从“微时代的微生活”为切入点,和同学们分享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处处见“微”,指出“微”虽然小,但微小的东西只要凝聚在一起,就是大的力量。进一步类比指出,学习的“微”累积起来就是“大”成绩。从数学的神奇与迷人,谈到同学们学习数学教育专业要了解数学、要熟悉数学、要热爱数学、要弘扬数学。对于大学数学要学习什么、怎样学习、为什么而学习,提出了自己的回答:要学“微”,要“微”学,要为将来数学教育的从“微”到“积”而学。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在日常的学习中,要从数学基本功的“微”处学起、学好,学习数学、学习数学文化,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版权所有@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理系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唐骏欧铃路99号
电话:0533-3821178  邮编:25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