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青少年全面成长,丰富课余生活,数理系志愿服务队以“专业+实践”双驱动为引领,深入淄川经济开发区郝家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数理智慧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以实践行动传递爱心与责任,赢得了社区居民和孩子们的广泛赞誉。

每周二、四、五傍晚17:00至18:00,志愿者们组成的“二人组”准时结对入户,开展“二对一”精准辅导。他们不仅耐心解答孩子们在学科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更结合《小学数学》逻辑推理章节的核心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筛选适配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四宫格、六宫格数独题目,将“排列组合”“唯一解原理”“排除法逻辑”等抽象知识融入趣味教学。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锻炼了逻辑思维,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悟”。

每周六志愿者们开展作业辅导和趣味课堂活动。针对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课程设计了“数据统计”“比例计算”“分类推理”三大核心模块。通过制作分类卡片,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抽象标准转化为可量化、可计算的数学问题。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和互动问答中,不仅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更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让环保理念在逻辑推理中精准落地。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是数理系发挥专业优势、践行社会责任的创新实践。志愿者们以数学为桥梁,将枯燥的知识记忆转化为生动的逻辑推理,既夯实了孩子们的学科基础,又有效传递了绿色环保理念。不少家长反馈,孩子回家后主动讲解垃圾分类原理,甚至带动全家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效果显著。数理系志愿服务队将继续探索“学科+公益”的服务模式,设计更多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活动,推动青少年在科学与实践中全面成长,为社区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